近年来,祁连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草原生态资源,越来越多的牧民群众盘活自家草场资源,纷纷开办牧家乐、推出特色露营活动,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,蹚出了一条“生态美、百姓富”的增收新路。
在祁连县的阿柔乡,日旭村牧民才让东主的牧家乐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打卡地。盛夏时节,她家的草场绿草如茵,格桑花绽放,几顶藏式帐篷错落有致地搭在山坡上,帐篷内铺着整洁的毡垫,摆着酥油茶、糌粑等特色美食。“以前我家是精准扶贫户,主要收入低,生活不富裕,都是党的好政策,这几年让我脱贫走向了致富路,日子过得越来越好,现在我把草场划出一小块搞牧家乐,游客可以跟着我们体验挤牛奶、打酥油,晚上围着篝火跳锅庄,旺季时一个月能增收近万元。”才让东主笑着说,自家的牛羊肉、奶制品也成了游客抢手的“伴手礼”,产业链越拉越长。
随着露营、“浪山”热潮兴起,不少牧民瞄准这一商机,在草场边缘开辟出专属露营、“浪山区”。在峨堡镇白石崖村的草原,牧民加罗家的“露营客牧家乐”露营地颇受青睐:白色的帐篷点缀在草原上,露营地不仅配套了骑马项目,还设置了观景平台,游客可以白天骑马驰骋,傍晚看草原落日,深夜围坐观星。“我们不破坏草场,露营设备都是可移动的,游客离开后场地能快速恢复原貌。”卓玛介绍,每到周末和假期,露营地常常满员,收入比单纯放牧翻了几番。
今年以来,祁连县委县政府积极为牧民“搭台”,通过举办技能培训、简化审批流程、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,支持牧家乐和露营产业发展。同时,成立旅游专班,加强宣传和指导,引导牧民统一规范服务标准,提升服务水平,积极将“草原星空露营”“游牧文化体验”等体验项目融入祁连9号公路主题线路中,将分散的草场资源串联成线,形成规模效应。
如今,祁连草原上的牧家乐和露营地,不仅让牧民的腰包鼓了起来,更让游客深度体验了草原文化与自然之美。这片曾经只生长牧草的土地,正成为牧民群众的“幸福牧场”,书写着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篇章。(马宏祥 贺玉才)

关注精彩内容